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二三线城市限购「二线城市房价下跌」

来源:   2022-12-26 16:17:20

4月的楼市,在多数人都捂鼻撤退的节骨眼上,还是有不少人抱着楼市这块“臭豆腐”不想撒手,背后原因不外乎一点:时隔8年,楼市再迎松绑潮,不仅过程相似,连低迷行情也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上一轮救市让全国房价进入了翻倍上涨阶段。而这一次,相同剧情会在2022年再次上演吗?

01消费的前提的有钱有闲,两样都没有怎么消费?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近几个月的消费数据,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已经下滑到了-3.5%,无论对比去年同期还是年底,消费增速都出现了显著下滑,看来我国百姓的花钱意愿并不是很强。除了受冠毒影响出行受阻,消费很难进行之外,人们收入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虽然对比去年同期的9730元,也有几百元的收入增长,但增长率却下滑到6.3%,换言之,今年前3月全国14亿人口平均每月只有不到3500元的可支配收入,如果扣除物价上升等因素,实际收入可能更为惨淡。当初高层指出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时,很多人还很震惊,但现在,说不定还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反映到现实中,百姓放下执念,买房变得越来越理性:2月中长期贷款第一次出现减少现象;央行调查54.7%居民偏爱存钱。此外,2021年个人房贷余额38.32万亿,相当于3.46亿家庭平均欠着11万债务。挣不着钱,饭碗都可能丢,房贷更是没着落,还怎么消费?

02调控口子越扩越大,但楼市“摆烂潮”还在继续

一方面,销售接近“腰斩”:据面包财经4月25日报道,3月房企销售额中,碧桂园下跌43%,融创下跌54%,保利下跌22%;另据机构统计,100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52.7%。这已是单月销售连续8个月出现下降。这只是头部开发商,都下滑幅度这么大,放眼全局,不难发现业绩不景气已经贯穿整个市场。

另一方面,土地也卖不动:首轮集中供地的城市中,福州流拍率33%,合肥流拍25%,武汉流拍14%,成都流拍12%。全国市场来看,中指院披露的一季度数据,全国住宅用地流拍和撤牌地块数量836宗,流拍撤牌率为23.5%。百强房企7城都没有拿地。

与此同时,截止目前,已有超80城松绑楼市,并开启一系列“稳楼市”措施,从内容来看,有基础版的发放购房补贴、给予购房优惠,进阶版的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款比例,高级版的松绑限贷、限售、限购。随着松绑范围扩大,强二线城市也加入了放松调控队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广东佛山。

据财联社4月27日报道,南京第二次给楼市松绑,外地家庭只要一年内交满六个月的社保就能获得购房资格。要知道,但凡是热门的二线城市,买房门槛至少要超过2-3年的连续社保,这次直接砍到半年,可以说基本与放松限购只差一步了;同样放松的还有佛山,经济观察报28日报道,佛山对于最近一次契税缴纳时间或不动产登记时间满5年的商品住房将不再限购,换言之,也就不限购了,之所以有5年的界限,是为了避免短期炒作行为。

在2021年内地GDP50强城市中,南京、佛山都是“万亿级”城市,分别排在全国的第十和第十七位。如今万亿级城市接连宽松,这意味着,调控的口子,越扩越大了。

从以往的楼市周期看,这些的确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问题是,一边是调控正在急速放开,另一边是买房和拿地意愿一降再降,不得不说,现在的购房者和房企,似乎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03回顾8年前的房市周期,楼市还能“力挽狂澜”吗?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2014年,当时楼市正面临高库存、房价汉江下降、房企资金链危机等诸多问题,借助着一系列宽松放开的措施,松绑限购限贷、降准降息等,楼市不仅摆脱了泥潭一跃而起,绝大多数城市房价都迎来翻倍涨幅。但这一次,救市举措换来的是购房者更加谨慎的态度,再加上百城楼市6亿多平米的库存积压,想要全面性的普涨已经没有希望了。

其次,居民杠杆率也是对房价的长期制约,据央行报告,2022年,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达72%,而2014年还不到40%,对比起8年前,杠杆率几乎翻了一番,没有多少加杠杆空间了;最后,风波的冲击让越来越多人看不透未来,房价之所以这么高,更多的买房人是为了抵御通胀作理财使用,但如果房价继续下跌或变现受阻,就没有多少人会再继续入市,且风波下很多人都比以前赚得少了,过去的积极逻辑就会逆向行驶。

按照这样的趋势,单纯靠刚需来撑起整个市场,并不靠谱,随着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不少城市也放松了二手房的相关调控,比如前文提的佛山南京放松限购,还有前不久深圳住建局也表示会对二手房参考价作出相应调整。

房说君有话说,历史不断重复,但不可能每次都能有奇迹,房价的走势或许会一直稳步下去,但对于买房来说,并不是复苏阶段就不能买,但大家要认清这个阶段正是稳定交房、完工,维持房市持续运行的阶段,这样的环境背景,刚需改善更容易借助市场行情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还是那句话,不要疯狂加杠杆,也别想着能在炒房,毕竟任何调控只是放松,没有取消。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小羊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