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铜梁市民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贵在」

来源:   2024-01-28 10:16:10

铜梁去年投入17.6亿元改善民生 35件民生实事全部圆满完成

铜梁安溪镇贫困村金滩村建起油茶基地。通讯员 唐彬 摄

华龙网1月21日10时08分讯(记者 李黎)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铜梁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从百姓盼望出发,一切以“民”为中心,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目前,铜梁每年资金预算支出的62%以上都用于民生发展,每年区级财力安排重点民生实事支出15亿元左右,从衣食住行到环境提升,从医疗文化到教育养老,铜梁不吝重金,全方位构织民生保障网,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15年,铜梁投入17.6亿元用于改善民生,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突出问题,在办好市级25件重点民生实事中涉及铜梁的17件事项外,自加压力,增加18件“自选动作”。在铜梁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5年底,35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件件有着落,绘就了一幅幅温暖的民生画卷。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生态移民带来美好新生活 农村饮水项目让5万余人受益

在探索生态移民发展中,铜梁区立足高起点、高规划建设生态移民工程,着力把生态移民工程打造成为风情浓郁、宜居宜业的生态移民新村,让移民群众搬得出、住得下、有事干、富得起。

铜梁黄门村生态移民搬迁41户150人,集中搬迁至“奇彩梦园”核心景区旁古建筑风格的风情小镇内。村民住进了漂亮的“小洋房”,不仅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而且还依靠景区办起了农家乐。

今年元旦,黄桷门风情小镇村民叶志安一家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来景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叶志安说,现在,他们一家四口共同经营农家乐,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据铜梁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该区开始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全区2000余名群众搬入新居。去年,铜梁区进一步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鼓励支持搬迁农户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致富产业,努力拓宽村民致富门路,让300余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过上新生活。

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铜梁区政府,牵动着当地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决策者的心。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铜梁区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据了解,2015年,铜梁收回原承包饮用水源水库,杜绝肥水养鱼等造成水体污染,整治重要水源地水库4个,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累计整治山坪塘1700口、开展红层找水打井15961口;新建小型供水站149个,管网延伸780余公里,解决了5万余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7个镇街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生态是农村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为使城乡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铜梁区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以镇村联动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2015年,铜梁区新改造农村危房3862户,累计完成改造14858户,全面完成全区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展地灾防治搬迁177人,累计搬迁984人,让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更加安全;所有场镇均建成使用污水处理厂,完成123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立了管理运行机制,实行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农村过去到处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等问题得到根本好转;投入1.5亿元用于25个场镇提质扩容,完善场镇功能,提升场镇形象。

一组组成绩与数字的背后,是铜梁区区委、区政府建设幸福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项务实的举措。

2015年12月2日,铜梁工业园区建成投用后的东城限价商品房。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保障性住房托起百姓安居梦 环境整治让老旧小区换新颜

2015年以前,在铜梁工业园区务工的刘帮珍一家三口住在东城街道一套狭窄的出租屋里,当时,能住上一套宽敞点的房子,是刘帮珍一家最大的梦想。这个梦,在去年3月变成了现实。

如今,在铜梁姜家岩公租房一套近60平米的两居室里,刘帮珍一家坐在宽敞的客厅看电视、聊天,其乐融融。“这里绿化好,健身设施齐全,我们越住越喜欢。”刘帮珍说。

始终把“居者有其屋”作为首要民生工程,为圆百姓“安居梦”,铜梁每年都将实施住房安居工程、改善经济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列入、民办实事重要内容。

去年,铜梁共建成保障性住房92.8万平方米,建成7176套,其中,建成廉(公)租房11.9万平方米、2437套。限价商品房、廉(租)房均按标准小区修建,地下车库、活动健身区域、公共绿化带一应俱全,确保拆迁群众、困难群众有房住,住得舒适。

铜梁少云镇危旧房改造后,村民搬进了新家。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为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争创全国卫生城区,2015年,铜梁区打响了市容环境整治的攻坚战。铜梁巴川街道营盘馨苑小区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古色古香的凉亭,生机盎然的徽派景观墙,假山、鲜花、盆栽……经过裸露地面和老旧小区整治后的营盘馨苑小区有着如同公园一般的宜人环境。

“以前楼里楼外到处污水横流,出入都得踮着脚。”小区居民李阿姨说起整治前的小区环境直摇头,“如今这环境可不比公园差,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突然有了住上新小区的感觉,心情也开朗多了。”

为改善城乡百姓居住条件,铜梁着力提升城市生活环境品质,去年,铜梁新增城市公厕22座,综合整治背街小巷17条,老旧小区69个,裸露地面205处,面积约23.12万平方米。

根据城区供水不足和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铜梁投资3亿元建设10万吨涪江提水工程,保障了44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实施城区巴川河、淮远河20多公里河道整治,全面改造给排水管网80余公里。此外,铜梁还改造54栋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完成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改造1.36万户。

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铜梁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2015年12月,铜梁区人民医院迁入新址,硬件和软件都得到较大改善。通讯员 康力文 摄

解决群众就学就医难题

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就医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

2015年3月1日,铜梁巴川小学校园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学校报到。

“以前学校挨着菜市场,面积小,环境嘈杂。”“这里比以前的学校好多了,很新,操场很大!”巴川小学校园里,关于学校搬迁的谈论成了家长们的热门话题。

为给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2014年铜梁区将师范附小搬迁列为全区重要民生实事之一。2015年3月,新校区建成开放,2000余师生进入新校区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在教育事业上,铜梁区不惜投入重金,改善就学条件。2015年,共投入10.3亿元用于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5所,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完成4所小学改扩迁建和19所幼儿园的新改扩建工程,第二实验小学、巴川小学完成搬迁,基本建成实验中学、新城核心区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和全德小学4所城区学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定点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从过去9所增加至13所,学生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铜梁东城中学迁建。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铜梁加强特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引进传媒、法官、涉外商贸等高等高职学院,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解决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难题,一直是铜梁区领导心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铜梁着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条件,增强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满足。

2015年12月16日,铜梁区人民医院搬入了“新家”。搬家后,医院由原来的500张床位增至1500余张床位,同时,购置一流设备,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础设施标准施工建设,基本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

近年来,铜梁区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安排资金7.3亿元,用于建设新人民医院、中医院南城分院、妇幼保健院和精神卫生医院,改善镇(街)卫生院医疗条件,同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群众就近就医得到实现。

此外,铜梁去年完成65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累计完成345个,农村居民就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铜梁打造鲜花示范大道,用鲜花增添城市魅力。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

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 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几年前,铜梁东城街道居民老易回趟双山镇老家,得走山路、转客车,不仅辛苦,还耽误不少时间。

自从老家通了客车后,老易的烦恼消除了。如今,除了逢年过节,赶上周末,老易也会带上一家人回老家享受田园生活。

近年来,铜梁区为改善城区居民出行条件,先后投入约7亿元,修建农村公路83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同时,采取政府财政补贴与群众投资投劳相结合的方式,投入近3.4亿元,累计建成村社便道3689公里,让34.8万老百姓因此受益。

为让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铜梁完成37个撤并村103公里泥结石路建设,新增农村客运线路6条,调整延伸9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0辆,座位196座,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

下一步,铜梁区还计划再修400公里农村公路和1000公里农村人行便道,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出行。

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解决老百姓停车难、行车堵问题,是2015年铜梁区35件民生实事之一。

据了解,2015年,铜梁区在城区车行道和人行道科学施划停车位,新建停车场2个,新增公共停车位4620个,实施38公里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道路完善工程,城区停车难、行车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铜梁区还规划城区公交“三环十八线”,开通铜梁至蒲吕公交线路,运行线路15条,全区公交车总数达110辆,其中投放运营96辆LNG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在重庆主城外尚属首例,出租车总数达245辆,城市运力得到显著增强。从2010年开始,该区在全国区县级城市中率先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总数达700辆,市民出行选择更加多样、方式更加环保。

2014年底,铜梁首个镇级法律便民服务中心在二坪镇建成,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三级平台”畅通群众办事之路 养老服务站让老人老有所养

“现在不用出社区,就能办好和自己相关的大事小事了。”铜梁南城街道黄门社区居民高先生说。

近年来,铜梁区加强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4个,完成4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实现2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32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改造全覆盖,并正确划分各级的职责范围,把责任全面落实到位。

如今,铜梁区便民服务网络已覆盖城乡,解决了群众办事找不着门、找不着人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方便了百姓办事,实现了群众“走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

走进铜梁区南城街道敬老院,三三两两的老人们或聚在一起聊天,或下棋,或唱戏,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座坐落在铜梁城区的大院,不仅仅是一个敬老院,更是一个民心乐园,老人们在这里过着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

为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铜梁区加大了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工作。去年,新增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站10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成功创建市级社区养老服务站14个,建成区社会福利院1所,新改扩建镇街敬老院7所,新增床位500张,实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100%和农村社区50%以上覆盖,城乡养老体系更加完善。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铜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铜梁区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继续办好一批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