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壮丽70年特刊丨《乐山家园》画册第二篇章——宜居宜游

来源:   2024-01-28 10:16:00


第二篇章 宜居宜游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和煦微风拂面,暖暖的阳光透过葱葱郁郁的绿枝,洒在乐山大地。

美不仅仅在深山,也可以在城市。有海棠香国美誉的乐山,多少文人雅士为其秀美而倾倒。苏轼在《送张嘉州》诗中写道:“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东坡居士都愿意来嘉州做官,到乐山居住,足以证明乐山环境是多么宜居。古时的乐山让人沉醉,而如今的乐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三处不同类型世界遗产的城市,乐山被自然和人文宠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8奥运火炬传递城市之一等,诸多美誉集中在一个城市身上,足以证明它的灵秀汇聚。

晨雾笼罩的乐山城宛如仙境

篇幅一

古城保护——文明传承

乐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城市遍布古迹。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传承,在发展的同时以宜居和保护为要点,使得乐山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又有千年厚重的古朴。

老霄顶公园

老霄顶古建筑群位于乐山中心城区高标山,古建筑造型精美、保存完整。宋《舆地纪胜》载:“府之主山,岿然高耸,万景在前,烟朝月夕,其景尽收”。老霄顶古建筑群见证了乐山城市发展和变迁。

2017年2月起,为保护珍贵文物资源,乐山投资3340万元对老霄顶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打造集历史文化、传统民居、旅游商贸、博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老霄顶文化公园。修缮中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古建筑维修技术规范,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老霄顶古建筑进行现状整修、局部加固,排除病害、拆除不当搭建,补配损伤和遗失构件,恢复局部建筑原貌等。

2018年春节期间,修缮完成的乐山老霄顶文化公园重装开园,总用地面积5.57公顷,涵盖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山文庙泮池、棂星门、圣域、名宦祠、万寿观、万景楼、灵官楼等古建筑群。开园仪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撞钟祈福和揭碑仪式,让这个昔日乐山中心城区最高处再现荣光。

西南第一楼——老霄顶万景楼

蜀中四大文庙之一的乐山文庙

嘉州古城墙作为嘉州文明的载体和象征,是现代乐山城市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近年来,乐山市按照专业古建园林设计公司拟定的设计方案,对整个嘉州古城墙进行了维修保养加固。整个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修旧如旧”,保持旧貌。如今,修缮一新的嘉州古城墙,没了杂草丛生,成为了乐山美丽的历史文化代表。


绵延十里的明清城墙

红石筑成古城垣

雍容华丽涵春门

古朴悠远皇华台

犍为文庙

罗城古镇

传统村落雷畅故居

东风堰上聚贤古街

百年老宅沫若故居

水乡苏稽

五通桥古镇

罗目古镇

篇幅二

居者优屋——住房蝶变

诗人海子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多少人心生向往。自古以来,住房一直是百姓的安居所在,房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梦就在哪里,它已然成了每个人生活之根,承载了大家对家、对城的期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乐山城里住房大多为小青瓦房,大规模的住房建设始于改革开放之后。

2004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的逐步兴旺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乐山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肖公嘴一带己开始出现了三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乐山建筑开启了高层时代

大渡河沿岸高楼林立

2009年启动的乐山市本级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立足于乐山千年古城、景城一体的独特优势,依据城市规划及发展建设实际,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社会管理优化有机融合,同城市风貌塑造紧密结合,突出嘉州古城建筑风格元素符号,打造媲美商品房小区的居住环境。齐备的房屋内外配套设施,完善的文化、教育、卫生、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使用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中,乐山还结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理划定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区域,大力推行易地安置疏导,有效地保护了乐山的历史街区、文化古迹。通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合理的布点与建设,疏导了旧城人口,加快了新区建设,优化了城市总体布局。通过棚户区改造,大力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精神面貌。

截至2019年7月,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59万套、建成12.22万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7.28万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15万套;累计帮助9.3万余户、近20万名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

里仁街棚改前

里仁街棚改后

紫云后街棚改前

紫云后街棚改后

演武街棚改前

演武街棚改后

望江亭

岷河小区


棚户区改造:蟠龙苑生活环境舒适

“斑竹印象”安置还房小区以规划科学、设计严密、建筑节能、景观协调和谐等突出特点,荣获2013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住宅小区(保障房)表彰项目奖,为全国4个保障性住房优秀小区获奖项目之一,是四川省目前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

斑竹印象

2010年,乐山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揭幕。从2011年开始进行彝家新寨建设以来,乐山市把彝家新寨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让昔日困于低矮破房的彝族同胞们住进富有彝族特色文化的新房。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马边县烟烽乡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峨边县底底古村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峨边县依乌村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峨边县解放村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金口河区林丰村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金口河区象鼻村

小凉山彝家新寨之金口河区迎春村

2017年,四川省依据国家建设特色小镇的要求,进行了四川省特色小镇规划。乐山借助这股春风,对外公布实施《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新特色镇的意见》,全市“百镇建设”试点镇已增加到30个,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3个。

乐山市统筹推进宜居县城和“百镇建设行动”,计划每年建成一批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特色村落、特色产业,以“一镇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为最终目标,打造全球低碳标杆、世界人居典范、中国度假基地。

金口河区水墨顺河

沐川县永福镇万寿无疆新村

井研县集益乡雨台新村

沙湾区龚嘴刘沟新居

五通桥区刘家山村幸福美丽新村

峨边县新场红旗村新农村综合体新貌

峨眉山市黄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

峨秀湖畔的峨眉院子

篇幅三

羽立绿化——生态修复

乐山水系发达,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环绕古城,与乐山大佛隔岸相望;竹公溪穿城而过,承载先人生活记忆。嘉州百姓傍水而作,依水而居,沿袭千年。

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间

解放前,乐山城市主要街道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排水网道混乱,遇雨就积水内涝,低洼地带居民深受其苦。解放后,随着街道翻新改造,乐山对城区排水系统也进行了重建,取缔明沟,加深加宽排水暗沟,增设下水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管网建设已成为了勾画城市发展的脉络。上世纪80年开始,排水设施建设与道路工程已实现同步,排水管网布局和沟渠改造更趋合理;进入新世纪,未雨绸缪、科学严谨的管网规划和建设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城市的版图快速扩张、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乐山的水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工农业废水,服务业、生活污水的传统直排方式,远远超过了乐山水环境的自净能力,劣质水生态的严酷现实,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绿色堀起,美丽发展”势在必行。



整治行动

近年来,乐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理念,全力推进乐山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强化河长制的同时,科学规划管网布局,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力治污保水和造林绿化工程,使流域沿途生态逐步得到修复和保护。如今,三江清洌,竹溪泛绿,流域两岸碧树葱茏,鸟语花香。

截至2018年,乐山中心城区已建成排水管网570公里,其中污水管长度102.7公里,雨水管长度65.9公里,雨污混流管网长度376.57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排水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整治后河净水清

乐山对绿色发展建设由来重视,2017年实施的“绿秀嘉州”,更是乐山绿色发展道路上一道靓丽的图景。植树造林,增绿扩绿,推进有山皆绿,数据显示,1980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1%,1990年 为13.23%,2000年为19.5%,2010年为28.86%,到2017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33.44%。“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鲜活景象叫响“国家园林城市”“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等名片。

绿心公园 绿意盎然

绿心公园花海

绿心公园里的有氧生活

美人、美景在绿心公园里每日上演

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乐山赛段在绿心公园成功举办

骑行绿心享受幸福生活

举家乐游乐山绿心

2018年,乐山市住建局对乐山城区竹公溪流域制定了生态环境整治方案,不仅开展治污治理、还在流域沿线新建生活垃圾收集池、新建污水配套管网,清理垃圾,进行水质改善、候鸟生境建设、生态驳岸改造等工作。通过对两岸生态环境及河道的再治理,进一步规范两岸商业运作,丰富沿线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两岸生态环境品质,着力将竹公溪沿线打造成一条多元化活力的城市公共生活走廊和文化休闲长廊。

碧水蓝天风景如画竹公溪

长卷天街润如酥

图片来源:《乐山家园——流动光影 见证城乡建设七十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