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东莞党代会 |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黄江或成莞深融合“引爆点”

来源:   2022-12-20 12:16:43

1月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对临深各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南部九镇要率先发展、引领发展,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五年后GDP总量要占全市的40%,成为全市重要增长极。

作为南部九镇之一的黄江镇,因身处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之间而备受外界瞩目。随着莞深科学城快速通道动工建设以及未来两地轨道交通无缝连接,双科学城的辐射效能极大加强,黄江镇的战略定位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过去一年,黄江在融深方面动作频频。从加快构建高品质城市交通体系,积极加强与深圳、松山湖路网连接,到锲而不舍地招引大项目、培育新产业、拥抱新经济,黄江正在加快搭建深莞高度融合发展的桥梁。

随着莞深融合向纵深发展,新一轮发展浪潮正在袭来。黄江因占据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望成为莞深融合的“引爆点”。

轨道交通助力构建“半小时生活圈”

2021年最后一天,公常路下穿隧道全面通车;元旦当天,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嘉宾路也随即开放通车。

从高空俯瞰,长约15公里的公常路由北向南纵贯整个黄江,一路延伸至深圳。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高品质的交通体系毫无疑问充当突破城市发展边界的“先行军”角色。2021年,黄江加快构筑“三纵五横”的高品质交通路网,以交通率先一体化带动协调发展。

从成功贯通环城南路、田星路等多处断头路,到着力打通第二条连接黄江与深圳的主干道,再到3个地铁站征收工作基本完成,当前黄江正加快构建高品质城市交通体系,积极加强与深圳、松山湖路网连接,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随着大湾区的交流融合不断深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正在加快提速。根据计划,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预计2022年底实现全线隧道贯通,2024年开通运营。届时,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将与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在黄江无缝连接,未来黄江与深圳将真正构建起“半小时生活圈”,其区位优势也必将大幅度提升。

以优质产业项目深度融入“双科学城”建设

聚焦大湾区,“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在松山湖科学城向南延伸的创新链上,黄江是重要一环;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辐射范围内,黄江被纳入“光明—黄江”创新发展区中。

作为身处两大科学城之间的工业强镇,黄江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场世界级的“双科学城”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五年来,黄江对接深圳抓机遇、促融合,全力打造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双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据不完全统计,黄江从深圳引进的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额超170亿元。

为全面承接双科学城的创新资源辐射,2021年黄江镇政府携手天集·磁海产业园,在莞深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挂牌联合招商办公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产学研团队及其规模达10亿元的产业基金也正式落地黄江,助力黄江产业链升级。

过去一年,黄江更是累计引进3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239宗,投资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加20%。

放眼莞深区域,一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伟蓝图已然铺开。今后五年,黄江将积极对接融入“双科学城”建设,全力打造创新资源集成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地以及智能制造新高地。

承载创新成果转化的高质量产业空间加快形成

从建设中的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分校区出发,沿着公常路向东北行驶,不到10分钟车程就能来到莞深交界处的黄江镇大冚村,而大冚村所在的梅塘社区已被整体纳入松山湖科学城的统筹范围。

12月9日,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道滘小河片区举行,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分会场同步举行。处于两大科学城交汇处,大冚这个昔日不为人知的小村庄也悄然开启了“逆袭”之路。

拓空间浪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正如火如荼。过去一年,黄江新增5个“工改工”项目纳入市正式及预备项目库,田美北工业区、星光旧厂改造项目、长龙健康产业园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用来承载两大科学城成果转化的高质量产业空间正在加快形成。

为进一步盘活低效用地,黄江全面提速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分类实施18宗城市更新项目,重点推进星光村临深连片1200亩“工改工”项目。其中,不仅加快投资近20亿元建设128工业园和田美北工业区“工改工”项目,还将充分盘活裕元工业园区内30余万平方米空置厂房、太阳神230亩闲置用地,用于引进深圳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

【撰文】蔡子航 韦基礼

【摄影】李鄂

【作者】 蔡子航 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