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福建汉口村:小小篾香书写“香都”传奇

来源:   2023-04-12 14:16:39


“香都”印象


你能猜到上图是在干什么吗?

这是福建泉州汉口村晒香的场景,一叠叠篾香正被工人们铺上木架,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

天气晴好的时候,当地人会选择这种平铺晾晒的手法。

天气稍欠时,人们则会选择垛香花,像下面这样,把一捆篾香往地上一杵,双手一掷,一朵漂亮的香花便绽放开来。

看着挺简单的吧?

我们的记者杨阳小姐姐也是这么认为的,给大家瞧瞧她的成果↓

垛香花的技法,看似轻巧,实则承载着汉口人世代相传的手艺。

汉口村有着三百多年的制香历史,村里拥有30多家制香企业,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2.3亿元。

而村子所在的达埔镇是“中国四大制香基地”之一。这儿出产的香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因为一根小小篾香,这座闽南小镇有了“中国香都”的美誉。


厝叫汉口厝,村名汉口村


汉口村的由来,与最早迁到此处的林氏家族有关。

明永乐二年,林氏先祖来到这里。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一边种植番薯和竹子,一边外出闯荡经商。靠着努力,把这方水土化作陶然乐土。

村中有一座距今300多年历史的老厝,就是林家先祖到湖北汉口经商回来后盖的房子,因而名为汉口厝。

又因为这里地貌形似汉口,所以干脆村庄的名字也就叫汉口村了。


从卖香到制香


自古以来,闽南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汉口村也一样,山多地少。

所以一直以来,村民们都是靠着在山林劳作,或者偶尔外出经商,来维持生计。

清朝初年,蒲氏家族的到来,让小村庄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清顺治三年,蒲家先祖迁居到汉口村,同时也带来了阿拉伯的制香技术。

蒲氏家族原是以香料经营为主。

后来由于朝廷实施禁海政策,香料进口锐减,无法满足国内需要,蒲家先祖便到处寻找本土香料制香。

汉口村植被很多,原料充足,为篾香的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于是蒲氏家族便在此定居,开始了制香之旅。

在蒲家的带动下,汉口村的家庭作坊越开越多,产量越来越大,在福建甚至东南亚一带渐渐有了名气。


6个人,716元钱,1座制香厂


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书斋里的香文化也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篾香没了销路,汉口村逐渐陷入无人问津的状态。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想起了这门老手艺,打算开办制香厂,发展集体经济。

当时,汉口村有两个生产小队率先开始创业。大家你一块我两块的,才凑够了716元的启动资金。

1976年7月,汉口制香厂正式开始生产,而当时厂里只有6个人。

对于那段岁月,洪振荣记忆犹新。

那时候为了买制香的材料,他要骑五个小时的自行车,再走二十几公里的山路,一来一回,要花上两天的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厂里终于有了利润,当初凑来的716元,变成了18444元钱。这比一个生产队整年的收益还多。

制香厂的收益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工厂里。


成为第一个“亿元村”


1980年,汉口村人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村中一户人家的亲戚从厦门回来探亲时,闻着村里制的香味道不错。

于是提出做一些样品送到厦门土产公司,如果样品合格,就可以加工出口。

但出口的样品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达到要求,村里人不断改良,经过了六次打样,才终于达到了标准。

1981年,由厦门土产公司出口,汉口制香厂出产的香品终于再次远销东南亚及日本。

自此,汉口香由自产自销转变为以出口为主的工厂化生产,村子再次迎来了腾飞。

随着制香产业的发展,镇里修通了汉口村通往外界的一条条公路,一车车篾香随着通达的公路销往四面八方。到了1994年,汉口村成为永春县第一个“亿元村”。

永春籍诗人余光中曾评价永春篾香时说:“香始于嗅觉而通于文化,文化之芬芳赖美名以传,制香业者实功同蜜蜂,泽被人群。”对汉口村人来说,家乡的这缕缕清香,承载着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记忆,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

今晚20:00,走进福建泉州汉口村,看“中国香都”的传奇故事。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

播出内容:《汉口村——一缕香缘 流转千年》

播出时间:2022年2月28日(周一)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