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量子商品”?前沿科技的热度不能这样“蹭”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1-03-24 16:39:35

量子水、量子项链、量子烟盒、量子眼镜、量子手机膜……如今,在电商网站上可以搜索到各种各样的“量子商品”,“科学理论+强大功能”的宣传可谓蹭足了量子科技这一前沿技术的热度。然而,对于这类商品,量子科技领域的专家明确指出,现阶段量子科技还没有应用到大众生活,打着“量子+日用品”旗号的,一般都是蹭概念、讲故事,甚至可能涉嫌诈骗。

其实,打着新技术的旗号进行宣传的现象并不新鲜,早年间的纳米技术、基因技术都被用作产品宣传的噱头。总结这些商品宣传的共性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商家主要利用普通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不甚了解,将一些“高大上”的概念生搬硬套、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加到其所销售的商品上,比如一款量子面膜产品宣称可释放量子能量波达到美肤效果,但专家表示,量子能量波完全是商家生造出的词。而这些滥用科技概念的商品往往就是普通产品。

事实上,被“量子”的不仅有商品,还有一些企业。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就成立了各类“量子企业”2100多家,有的企业仅是以“量子”冠名,但经营范围与量子技术毫无关系,比如量子建筑公司、量子物流公司、量子体育公司。有的则是在经营范围内包括“量子科技研发与应用”,但实际却是一些明显不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商贸公司。

这些打着高科技概念幌子的商品和企业不仅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葬送掉自己的企业,更会对正真的量子科技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更需要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消除不和谐因素。

我们欣喜的看到,行业专家已经对此发声,直言量子科技的门槛很高,真正的量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主要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其他领域还没有实用化,要用量子科技生产老百姓可以用的产品,短时间内做不到。此外,多个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已开始立案查处以“量子科技”为噱头的违规企业。

为了让高科技概念不再被乱蹭热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领域和监管部门的联动,对于类似现象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研判、及时发声、及时处理,让违法违规者没有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做到举一反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预防“伪高科技产品”坑人坑行业;此外,消费者在遇到以新技术、新概念为宣传卖点的商品时也要保持冷静,在下单之前只要稍加了解就可以既长知识又减损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