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以前的体育馆「主体育场」

来源:   2023-02-09 18:16:18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空旷的草地上,当一群游人走在绿油油的缓坡之间,他们也许不会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脚步正在“丈量”一座可容纳3万人的大型体育场。

这座形似陨石坑的体育场匍匐于衢州市区,巨大的看台结构被隐藏,立面为绿植所覆盖,建筑体量消失。

图片来源:“MAD建筑事务所”微信公众号

“我们想构建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大地艺术空间,去和天地、和浙江的山水自然对话,给现代城市中每一个奔波的人提供一个可漫游之境。”

——马岩松

近日,鬼才建筑师马岩松领衔设计的“消失的体育场”——衢州体育公园,再次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对传统体育场馆的颠覆而“出圈”,成为大众热议焦点。

2018年,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开始着手衢州体育公园的设计规划。2021年,作为体育公园的主体部分,“消失的体育场”率先建成并投入使用。

近期,随着公园后续建设的推进,一个全球最大的覆土建筑群在此成型。关于“消失的体育场”的话题也再次被唤醒: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体育场馆?我们应如何打造属于大众的公共空间?

体育场馆“消失术”

当我们谈论眼前这座“消失的体育场”时,有个暗含的语境——过往的体育场馆建设过于追求宏大,引人瞩目。原有的城市肌理被大规模“切割”,大型体育场馆犹如“孤岛”,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而如今,这座全新的体育场仿若一个巨大的隐喻:高大上的建筑物退场,人的尺度得到尊重,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得以重启。

如何让大型体育场馆回归日常?MAD团队认为,应把体育竞技和居民生活的日常运动带到同一“界面”。场地应该是与自然相接、开放共享、属于居民的城市公共空间,而“竞技场”本身隐喻的竞争和力量,则可通过建筑自身和建造技艺“消隐”于大地景观。

经过反复的设计尝试后,MAD提出了“体育公园”的构想——最大程度尊重并考虑地块本身特性、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与城市边界的关系。

如今,这座不断进化的体育聚落,体育场、游泳馆、室外运动场地、科技馆、青少年宫分布错落有致,场馆功能与自然地景相融合,在城市中心营造出了形似火山群、镜湖的大地艺术景观。

图片来源:“MAD建筑事务所”微信公众号

如此多功能各异的建筑构造是如何实现“消失”的?

首先,60组混凝土柱墙支撑起了体育场主体,巨大的看台结构被隐藏起来,裸露的混凝土片墙摒弃了内外装饰层,既是结构,又是建筑本身。这既柔化了体育场的体量,又创造出极具节奏感的空间韵律。

图片来源:“MAD建筑事务所”微信公众号

从内部穹顶看,其设计细节隐藏在结构之中,顺滑的棚顶采用混凝土壳结构,馆内体育照明全部融合和镶嵌在吊顶结构里,令空间更加轻盈通透。

而体育场的标识系统则由MAD与原研哉团队共同设计。三万个深浅不一的绿色座位均匀地布置在马鞍形的看台之上,创造出清新而连续的视觉效果。户外标识系统并不使用立牌或是看板,而是将石材和金属标识嵌入地面,与体育场本身融为一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_VCG211370378488

最后,从外部环境看,建筑的外立面消失,被绿植所覆盖,成为了景观本身,摒弃了以往大广场、大标志物的现代城市建设模式。众多的单体场馆,结合自身坡度和蜿蜒的步道,与公园融为一体。而坡度适宜的立面无形之中成为了本地居民运动、攀爬、登高的新场所。

公共空间“无边界”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造房子和蚂蚁盖巢穴无异,都是对自然的改造,其成品也应该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甚至可以高于自然。”

——马岩松

多年来MAD旗下的作品数不胜数,从“日本四叶草之家”到“来自火星的幼儿园”再到北京朝阳公园广场,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回顾近两年马岩松的作品,“让建筑消失,让人们畅游”的理念持续强化,于四处落地生根。深圳湾文化广场试图打破建筑与自然的藩篱,让人从现代城市生活中暂时抽离;松花江边的哈尔滨大剧院融入自然,回避建筑的威严,与当地人产生积极的互动……

事实上,以马岩松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一直在试图模糊建筑与自然的边界,探索“无边界”的公共空间。在他看来,建筑应该融于自然,并让位给在地的居民。

像是此前马岩松主持设计的嘉兴“森林中的火车站”,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特点,在中心城区对老站房进行1:1复原,将主要交通和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同时,在地面营造大量的公共空间与“无边界公园”,将自然还给市民和旅客,成功地在老站房的原址再造了一个城市“绿肺”。

自此,有别于传统的车站建筑,嘉兴火车站拥有了宜人的尺度。火车站也不仅仅为旅客服务,而是成为了每个人都愿意停留放松的“无边界”城市公共空间。

嘉兴火车站 图片来源:IC photo

“我追求的是情感上的东西——无论是小建筑、大型公建,还是城市尺度的空间环境,只要能让人产生某种感觉和共鸣,就可以说是有‘人性’的。这种‘人性’超越了功能与身体上的具体关怀,而更从心里和感情上带来共鸣。”马岩松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描绘的那些梦想之城一般,城市及公共空间的本质应是兼容并包,寄托人们内心柔软与质朴的情感。

如今,马岩松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索仍在继续。从意大利米兰的MoLo大楼和多层停车场项目到巴黎UNIC住宅项目,马岩松试图将中国的经验、中国传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到世界其他地区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中,打破建筑语言的边界。

建筑需回应社会

“住宅本该如此,不能成为居住的机器,而是应该给人以生活的尊严。然而现代城市中大面积复制的四四方方的大楼,强调利益的最大化,却不能让人有情感归属。”

——马岩松

中国现代的新建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这是每一个中国建筑师和规划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现代的新建筑不应是西方现代建筑体系的复刻,也不纯粹是传统古典建筑的迁移,甚至不是二者嫁接的折衷主义。它应该直面剧烈变迁之中,每个人最真切最朴实的需求。

“建筑设计者应该深刻体察人们的活动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建筑师盖房子,不仅是建造一座有质量的建筑,更是要让建筑积极参与社会,融入到所在的社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非常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张永和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探索“消失的体育场”、“无边界”的公共空间之外,马岩松的建筑作品也在积极地回应社会的关切。一直以来,马岩松都受到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影响。后者于上世纪50年代为法国低收入人群设计出了世界闻名的马赛公寓。这座公寓大楼不是简单的住宅,而是像一座方便的“小城”,可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2014年,马岩松带领MAD团队承担起了北京百子湾公租房社区的设计。尽管面临公租房户型小、密度大等诸多难题,马岩松团队还是想方设法将自然元素和人的交流引进社区。

如何让公租房社区有限的空间更好地满足生活需求?马岩松团队通过首层架空的设计,将屋顶大面积绿化成了城市公园,包含幼儿园、养老院、画廊、运动中心等。

图片来源:“MAD建筑事务所”微信公众号

整个百子湾社区高低错落形成“山”的形象,一条环形跑步道则将各个塔楼和社区商业连接起来,居民可以在社区内自在地互动交流。某种程度上,百子湾公租房社区的成功落地为中国此类建筑的建设“撕开了一道口子”。

事实上,无论是怎样复杂的建筑构造,怎样前卫的建筑形态,怎样高深的建筑语言,其本质都应该是回应人的需求,构建起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历史的有机互动。

这些“消失的体育场”、“无边界”的公共空间、回应社会需求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隐去了建筑的冰冷与威严,凸显了人的温暖与耀眼。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