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深圳钉子户坚守十几年成孤岛 拒2千万补偿「商铺拆迁天价赔偿」

来源:   2023-03-29 12:15:5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上方的“关注”。欢迎您点赞评论转发,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7年,深圳的一对钉子户夫妻因为老街区改造拆迁从开发商手中拿到了1700万的天价拆迁款项。到底是套什么样的房子,开发商能同意给出1700万?

这对夫妇又是通过什么办法拿到这笔巨额款项?

疑问重重,而这个故事要从“蔡屋围村”这个地方讲起。

房屋拆迁遇阻挠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猛地发展,许多新城正在悄然崛起,这里灯火通明,科技、智慧、繁华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城市正在一点一点被点亮。

老城区也正在接受着城市化浪潮的影响,等待着焕发新颜。

深圳更是一马当先,“深圳速度”举世瞩目。

“蔡屋围村”,一个即将成为深圳新地标,有望被打造成“深圳华尔街”的老村。

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它正以“深圳速度”快速发展,而各种公司也紧跟着深圳的节奏来这里分一杯羹,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京基公司”。

“京基公司”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在房地产主业更是十分突出,此时的“京基公司”看上了“蔡屋围村”这块地方。

“蔡屋围村”从地理位置上看真的是十分优越,可是作为老村当然有着许多的原住户。

面对原住户的解决问题,京基公司最初计划以每平方米6500元的价格将这些房子买下来,可这个价格并不能安抚和满足原住户。

于是,2006年,京基公司做出了新的拆迁方案:

在原来的赔款基础上公司将再给每户人家补偿30万,政府也会为此补偿36万。

这样一来,每户几乎可以收到近100万的拆迁赔偿款,除此以外,在建成后,原住户还可以享受商品房的分红。

对于这样的拆迁方案,住户们都很乐意地同意了卖房。

此时,一对夫妻站出来反对。

“我们坚决不同意!”

2006年,当推土机推进蔡屋围村时,他们化身一对强势的“拦路虎”打乱了京基公司最初的建设计划,阻碍着“华尔街计划”的施行。

钉子户的生活就此开启。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对夫妻呢?

蔡珠祥、张莲好正是这对钉子户夫妻的名字,他们名下有一套6层小高楼矗立在蔡屋围村中。

二人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并生下一儿一女,本是美满的一个家庭,但是需要生活总需要金钱的维持,蔡珠祥在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之时选择了前往香港谋生以养家糊口。

偷渡生活,辗转波折

蔡珠祥只身偷渡来到香港,可低学历的他在香港仅仅只能成为一个廉价的劳动力,住不了好房子,拿不到像样的工资。

四处打工的蔡珠祥也只能有点微小的收入留在手中,就这样一直卑微地生活着。

其实蔡珠祥有考虑过回家算了,可惜各种原因阻碍着他回家的步伐,就这样一天天咬牙坚持,最后选择与朋友们再次偷渡到国外生活。

原本的蔡珠祥和朋友们计划前往美国,可惜美国海关防范严厉,最终停在了中转的厄瓜多尔多,并且失去了和家人们的联系。

辗转奔波的他最后来到了瓜亚基尔扎根,并开起了中国餐馆,甚至在这里再婚生育了两个孩子,仿佛早已忘记远在深圳的张莲好和家人们。

原本以为不会再有机会回到深圳的蔡珠祥遇到了一位华侨富商。

在这位华侨的介绍下,蔡珠祥知道了深圳的改革状况,心中萌生回家的念头,在与华侨的交谈中,蔡珠祥将他的偷渡经历告诉了他,华侨决定帮他回家乡。

就这样,蔡珠祥抛下了在瓜亚基尔的妻儿,回到了蔡屋围村,和张莲重逢了。

重回故土,生活转明

二人分别数十年,早已不是昔日的年轻模样,四目相对,仿佛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分别这么久的二人早已淡了夫妻的感情,可是面对当时深圳的高速发展,蔡珠祥并没有和张莲好提出离婚,而是趁着这大好的改革时机,大量人口转移发展,将当时只是小平房的老屋子又加盖了两层楼并且认真翻新修缮,然后将多余的房屋出租给来深圳打拼的年轻人。

蔡珠祥从偷渡客摇身一变包租公,张莲好也变身包租婆过起了收租的安逸生活。

后来在靠收租小赚一笔后,夫妻二人又抛掷一笔资金将房子推翻重建成6层小高楼,包租公包租婆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悠闲。

半生奔波打拼,现在终于可以过上伸手就能拿到钱的生活。

从惶恐不安到前途光明,生活突然好起来了!

拆迁款始终谈不拢,工程停摆

可就在这时,深圳的快速发展让城市的土地变得十分有限,因此这个给他带来财富的“蔡屋围村”即将面临拆迁。

其实,京基公司给出的补偿方案真的很香,尤其是商品房的分红,这对于原住户来说,一下子就解决了后续谋生的压力,可以依靠分红就过上较为优越的生活。

可是蔡珠祥和张莲好却站出来反对。

原来是蔡珠祥当时在香港拿到了香港合法居住证,成为香港的一名合法居民。而这一身份让他们无法享受商品房的红利。

面对比其他住户少拿福利的这一状况,蔡珠祥当下就跳脚了,这简直就是断送了二人的后半生的经济来源,因此立即拒绝了拆迁的方案。

蔡珠祥和张莲好二人一起商量后决定,既然拿不到商品房的分红,那一定要把赔偿款提上去!

“不能就这样罢休。”

于是二人几经打算后向京基公司提出以下的补偿方案:以每平方米不低于1.2万元的价格赔偿。

蔡珠祥这栋6层小高楼以每平方米1.2万的价格去计算,且当时深圳的房价基本上不超过万元,这远远超出了京基公司的预算,直接当下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这个6层小高楼究竟值多少钱呢?

由于该楼属于自建宅基地,且没有房产证,房地产评估机构给出的价格是4089元/平方米。

双方僵持不下,于是京基公司松口改成了每平方米9000的价格收购,可是蔡珠祥夫妇依旧不同意,必须不低于1.2万元/平方米。

就这样,这栋小高楼“独树一帜”,“扎根”在了那里。

固执钉子户的百般手段

与此同时,二人商量利用舆论的力量去煽动大众,张莲好有着一定的文学基础,于是她在网上用“阿香婆”的名字发表了一篇名为《南方第一高楼之征地拆迁令我感到弱势》的文章,痛斥开发商想要强制拆迁,导致一家人无家可归,后半生堪忧的惨状。

这篇文章无疑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轰动,成为当时大多数媒体的报道热点,许多不知情的民众都对蔡珠祥一家产生了怜悯之情,关注度持续飙升。

就这样,一场长久而艰难的拆迁拉锯战拉开了。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提到了蔡珠祥的香港居民身份,文章将蔡珠祥描述成了一位回归大陆却遭到不公平对待的香港居民,这无疑更是与爱国扯上关系,开发商更是难逃责难了。

蔡珠祥还将记者的联系方式记录在一个小本上,有需要的时候他就逐个打电话,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房产证,并讲述自己的悲惨人生,并且为了防止开发商假冒记者来抢房产证,他将房产证存进了保险柜,和记者交涉时出示的也只是房产证的复印件。

当然,舆论的动向并非蔡珠祥和张莲好的唯一战斗砝码 。

恰逢国家《物权法》的出台让这场拆迁战又添变数,法律成为了他们更加有力的“维权”工具。

蔡珠祥手拿《物权法》对着媒体据理力争地说:“根据《物权法》,如果像建地铁、政府机构这样的涉及公共利益相关的项目,个人利益应要服从公共利益。但是现在是要建设金融中心,这属于是商业利益,所以我有权和他们进行自由谈判。”

就这样,舆论与法律双管齐下,逐渐地,这个蔡屋围村被推土机推得全是荒地,只剩下这栋6层小高楼孤傲地在那里屹立不倒。

张莲好开始每天拿着一把扫把,把前一天拆迁洒落在路上的灰土、废物认真扫去,每天一扫就是好几个小时,记者前去采访看到的张莲好,活脱脱一个虚弱的可怜妇人,正遭到基本的打压。

当时跟踪报道该事件的一个记者回忆起自己每次去拜访张莲好和蔡珠祥,张莲好一定会说这么一句话:“这地是我家的,房子也是我家的!就是要他们赔!”

这时的蔡珠祥和张莲简直是大势正好,于是,他们开始了他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蔡珠祥夫妻于2007年6月18日将京基公司告上了法庭,索赔赔偿款1700万元。

可是,1700万的巨额赔偿终究不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公正的法律随即驳回了蔡珠祥的上诉要求。

罗湖法院召集双方调解了4次,蔡珠祥夫妻当然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

蔡珠祥夫妻决定将官方拉进来介入此事,于是为了因此官方的注意,张莲好继续在网络大肆发表文章哭诉,蔡珠祥也一边联系记者继续跟进,越来越多的人向他们发来了同情并为他们打抱不平,终于惊动了官方。

2007年8月18日,国土部发布通知告知所有的开发商都不得强制拆迁,必须确定拆迁户的同意后才可以进行拆迁,且要在尽量满足其要求同意拆迁后。

这一通知的下达无一不是给这件事作出了答案,京基公司即使万般不愿意也只能掏钱,不然这片地方真的要因为这6层楼继续荒废下去,损失更加惨重。

2007年9月22日,“最贵钉子户”蔡珠祥、张莲好夫妻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1700万的天价补偿款。

张莲好在交接房子钥匙时说道:

“我现在啥也没有了,只剩下钱了,明天就睡在天桥下数钱去。”

就这样,维持了一年多时间的钉子户生活结束了,而蔡珠祥夫妇也因此开启了暴富的人生。

昔日的小楼也在他们离去的脚步中,渐渐消失,这里,即将被繁华的街道、高楼所取代。

可是,蔡珠祥和张莲好最终还是分开了。

分道扬镳,不同选择不同人生

蔡珠祥、张莲好和一双儿女将1700万各自分了一份,一家人和原村民们都断了联系,毕竟他们一家阻碍了其他所有人回迁的时间。

2007年底,蔡珠祥带着他的女朋友来到了布吉并且在这里买了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那时候的房价是9400多元/每平方米,他在购房和装修总价花费了约200万元。

这时候的他已经57岁了,离开蔡屋围村后,他的社交圈子也越来越小,新环境下的人并不能让蔡珠祥适应,很难找到和他聊的来的朋友。

现在的他每天6点就起床洗漱然后下楼散步,8点买菜回来,9点吃早饭顺便看看早上带回来的报纸,中午吃完饭后便去午睡,下午要么看看电视,要么下楼打会儿麻将。

俨然是已经步入的老年生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着瘦弱不打眼的老人竟是轰动好一阵子的“最贵钉子户”。

“我也没有什么可以去的地方。”

蔡珠祥也没有买车,女友晕车,更是几乎不出远门旅游,偶尔蔡珠祥会去找找港式小餐厅,寻找一下熟悉的味道。

幸福其实也就是那么简单可以获得的。

至于张莲好,那一年60岁的老妇人突然没有了踪影。

据蔡珠祥描述,张莲好像没有再买房,而是租住在滨河新村——一个离蔡屋围村很近的老宅区。

但是,记者曾去查过关于张莲的相关租赁信息,并没有找到。

大家猜测,可能她已经搬离了滨河新村,只是蔡珠祥不知道罢了。

也有可能是她用了别人的名字租下了那里的房子,毕竟兜兜转转,还是留在了离那儿最近的地方。

她仿佛一阵风,刮过时轰轰烈烈,但走后也不留一点足迹。

至于儿女的情况,蔡珠祥也不知道儿子和女儿现在的生活状况,在哪里工作,仿佛也成了陌生的亲人,心中比较牵挂的也只剩年幼的孙子了

“我怎么可能回蔡屋围呢?我在那里没有房子了,别人也不欢迎我。”

回想当时做钉子户的日子,回忆那时和记者们打交道的日子,岁月如梭,万般感慨又无奈,至于蔡屋围村,大概已经是最不欢迎他的地方了。

现在的蔡屋围村早已摇身一变成了京基金融公寓,多数的原住户都选择了补偿回迁,大家又重新聚到了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

几乎每户人家都获得了1—2套12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 10多套40多平方米小户型的“组合”。

“每天坐电梯上楼还是很舒服啊。”

他们现在几乎人人都是小区的业主,大家基本都集中住在一栋大户型的新楼里,许多人还把小户型拿出去做出租,每个月都能收到一笔十分丰厚的租金收入。

不仅如此,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私家车,车库中甚至都很难看到20万以下的车型,很多人家里更是都有了两台以上的汽车。

还有一幢新开发的写字楼产权属于蔡屋围村股份公司,如此村民的分红就更高了,许多原住户的青年人也纷纷到那里去上班。

家庭、工作一切都稳定下来了,生活变得惬意而美妙,大家都满意得不得了。

其实啊,蔡珠祥也找中介想要买京基金融公寓的房子,准备搬回来住,可这响当当的钉子户妨碍了那么久的施工,谁又会把房子卖给他呢。

而如果当时蔡珠祥夫妇愿意按照产权补偿的方式走的话,他们家708.3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保守估计目前的市值总额已经超过了2400万元。

不过,也许为的就是最后的分道扬镳,蔡珠祥、张莲好当时的选择也许是最明智的吧。

但事已至此,不论何种选择,现在的蔡珠祥还是其他住户们,安稳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可贵的。

话题回到“最贵钉子户”,其实随着城市的快速推进扩张,拆迁确实如同蔡屋围村的村民一般,成为了他们收获高额财富的方式,但不乏许多人,也依旧愿意去成为和蔡珠祥一样的“钉子户”,他们有的在与利益博弈,有的在和制度做斗争。

许多钉子户总是以一种悲惨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这悲惨的形象背后是一个大胆的牟利者,他们在寻求自己可以获得的最大利益,他们打着感情牌,在大众面前博关注,他们在寻找制度与法律中的空子,拼命地朝里面钻,也许有的人和蔡珠祥夫妻一样幸运的战胜了,而有的人也因此惨淡人生。

可钉子户到底只是刁民还是算得上受害者呢?

如果幻想一夜暴富,个人利益至上,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想法的话,也许只会成为社会的害虫,他们正浪费着社会的资源,本质上是不可取的。

可这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政策,拆迁这件事本也是件两面性的事情,在积极作用之时也会有着消极影响,可喜的是国家也在针对相关问题完善政策,公平公正、有法可依,民生问题也会越来越可观。

毕竟,现在大部分人的愿望就是可以安居乐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钉子户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在一步步的发展中,不断改善法律法规,让一切工作都更加明朗,这是所有人都期待的事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