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十大民生实事递交喜人“成绩单” 群众乐享“民生红利”满满获得感

来源:   2023-02-26 18:17:19

2018年,我市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去年初承诺的十大民生实事已经兑现,全面完成,由一纸空白“项目单”转化为喜人的“成绩单”,让广大老百姓享受更多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完成精准扶贫农村公路硬底化742.7公里

在通往遂溪县遂城镇豆村村行政村下洋自然村的村口交通主干道上,机器轰隆,工人们正在挥汗如雨进行施工,拓宽路面。

“这几年村里变化可大了!你看!公路硬底化都修到我们家门口了,出入方便多了!”下洋村85岁的村民李就笑呵呵地指着家门前的路说道。

遂溪县下洋村,村道实现硬底化。记者 李忠 摄

“下洋村在2016年修建了村的主干道,但周边的小街小巷路网并未完善。每逢下雨天,村民们仍旧是踩着黄泥地回家,脏兮兮的。村民们非常渴望能把巷道的硬底化搞好。”豆村村干部钟景艺介绍说。

2018年,在省、市、县各级财政和佛山三水扶贫单位的支持下,下洋村在原来的基础上,在村中修建了7条巷道,公路硬底化直通到家家户户家门口。如今,又将原来通往村里的主干道拓宽,实现“白改黑”;村里还安装了200盏路灯,夜晚村中灯火通明,散步、锻炼的人多了,切实解决了广大村民出行难的民生问题。

下洋村,只是全市农村公路硬底化受益者的一个缩影。2018年,我市将“完成740公里精准扶贫农村公路硬底化”列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市重点开展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我市实际已完成精准扶贫农村公路硬底化742.7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00.4%,完成投资3.7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年增加336元

“真心感谢政府,让我的养老金又提高了!”65岁的吴奶奶高兴地说。

家住赤坎区三民社区的吴奶奶,从2012年开始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3年,年满60岁的吴奶奶已无需缴纳费用,直接可以去领养老金了。

市民咨询领取养老金事宜。记者 刘冀城 摄

“我现在跟最小的孩子住一起,其他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吃喝穿都不愁,还有政府额外给的钱可以用,虽然不多,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希望政府以后继续关注我们老年人生活,让我们安享晚年。”吴奶奶说,现在生活逐渐好起来,自己没啥压力,平时主要就是买买菜做做饭,空闲时间就去散散步锻炼身体,约几个老伙伴打打扑克。

近年来,我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金额,2017年城乡养老财政补助是120元/人/月;2018年城乡养老财政补助是148元/人/月,每人每年增加33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益人达到83.71万人。

城乡居民医保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490元

在坡头区官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内,多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当记者问及是否知道医保提高金额时,他们纷纷表示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宣传了,为政府的工作点赞。

“加入了医保真省钱不少”“感谢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让我可以少花钱”……

市民群众办理城乡医保手续。 记者 殷翊展 摄

今年80多岁的黄老伯和老伴因身体原因,长期要进行理疗,平时一个疗程的费用需一二千元,加入医保以后,减免了90%左右。“这个政策很好,对我们这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而且医生和护士的服务很到位。”

记者还了解到,官渡镇卫生院对前来就诊的五保户、精准帮扶贫困户等困难群众进行诊疗全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看病贵”问题。

据悉,2018年我市城乡医疗财政补助是490元/人/年,比2017年提高了40元,我市城乡居民受益人达到631.98万人。

解决2290条村120万人安全饮水和通自来水问题

因为水压不足,无法使用热水器,冬天只能烧热水洗澡;因为没有自来水,无法使用洗衣机,再多的衣服只能用手搓洗……在电器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以上这些“原始”的生活模式,竟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赤坎区北桥街道的新坡上村,虽然离城中心不远,也不算偏僻,但因为村中未通自来水,建村500多年来村民用水全靠打井。村庄所在村委会900多户人家900余口井,吃饭、拖地、洗衣等全靠地表水,为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

赤坎区牛角潭村,居民用上自来水。记者 林石湛 摄

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百姓的需要。在湛江市政府、赤坎区政府、市水务集团、麻章水厂等多方协调下,新坡上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10月,历经近一年的紧张施工,新坡上村所在村委会的4条自然村全部通了自来水。自来水进村入户,使新坡村委会村民用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900余户人家共3300余口人终于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

新坡上村的村民用上优质自来水,是湛江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一个缩影。作为湛江市补短板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村村通自来水”也被市政府列入2018年民生实事。一年来,湛江2290条自然村120万人安全饮水和通自来水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完善和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功能及水平,湛江农村供水质量得到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条件得以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得以保障。

“今年我就67岁了,人生前65年都没能用上自来水。等了几十年,盼了几十年,终于能用上优质自来水了。”看着家里水龙头里流出洁净的自来水,新坡上村的村民洪斌华笑得合不拢嘴。

建成保障房960套

在遂溪县七里塘小区,5幢崭新的住宅高楼显得格外醒目。这是遂溪县新建成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记者在现场看到,安置房的室内外装修装饰和水电安装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小区绿化、平整土地等配套设施工作。

记者走进七里塘小区的安置房内看到,已经装修好的新房子看起来宽敞明亮,清洁工人正在打扫房屋卫生。“届时只要购买家具即可马上入住!”现场的工作人员笑着说。

“我们现在每天都有将近200多人进行绿化等收尾工作,春节前就能完工,确保征迁户春节前可以住进新房子。”遂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林冠章介绍说,遂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包括住宅5幢、设备房1幢,共760套,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预算投资1.351亿元。目前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已经通过五方主体验收。

遂溪县棚户区新建安置房基本完工。记者 李忠 摄

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建设,牵动着不少征迁户的心,有些征迁户时不时过来看看项目新进展。眼看安置房即将完工,听说在春节前就能搬进去住,不少征迁户更是喜上眉梢。“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好后,可以很好地解决了遂溪征迁户的住房问题,使得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遂溪县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我市将“建成保障房960套”作为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加快推进。目前,已建成中科炼化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共200套;已建成遂溪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760套。该项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建成624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

“以前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大家的生活污水只能倒在门前屋后,导致污水横流,十分脏乱。现在好了!自从村里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村容村貌都好多了,大家也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廉江市石城镇上县行政村山里自然村的村民黄大叔说。

山里村污水处理站已建成使用。记者 李忠 摄

在黄大叔的家旁边不远处,便是山里村于2018年3月新建成的污水处理站。山里村民小组长黄文钢介绍说,2017年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山里村开始建设污水处理站,实行雨污分流或截流。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集中处理,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格栅池,经过污水处理后,出水自流到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分解吸附及拦截作用,降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只能靠在门前打口小井,抽取浅层地下水。由于之前没有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倒在门前屋后又容易污染了井水。去年3月,村里不仅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去年9月,还建好了水塔,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难问题。”黄文钢说。

像山里村这样建起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还有很多。2018年,全市建成了624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超额完成了2018年年度目标任务。

完成293条小街小巷路灯安装

崭新的照明灯杆排列整齐、错落有致,新型节能路灯焕然一新、格外醒目。1月11日晚上,初夜时分,麻章区瑞云北路公租房项目周边路段灯火通明。作为新开发的住房项目,该小区地缘偏僻,从前没有安装公共路灯,小区居民夜晚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2018年,公租房项目周边路段被列入小街小巷亮化工程建设范围。当年12月底工程顺利完工。看着新设立的路灯,小区居民王阿姨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现在统一装上了路灯,既方便了出行,又增强了安全感,看着夜晚明亮的回家路,我的心里暖暖的。政府真是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啊!”

麻章区小街小巷更亮了。记者 林石湛 摄

如果说主干道的路灯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大路小路同治理,小街小巷不拉下,这才是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应该有的态度。2018年,我市把市区小街小巷改造和照明亮化提升,作为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着力点,着力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分两期建设市区小街小巷路灯安装改造亮化工程,为赤坎、霞山、坡头、麻章等辖区293条小街小巷,安装路灯(墙灯)2100多盏。

如今,一根根灯杆竖立起来,一条条小街巷亮了起来,让夜晚回家的人不再心慌。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的“完成市区293条小街小巷路灯安装”工程目前已经全部完工。随着小街巷路灯安装“亮化工程”的完成,市民夜间出行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湛江改善城区人居环境迈出可喜步伐。

新增市区义务教育学位4805个、学前教育学位2.4万个

去年9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湛江学校正式启用。住在赤坎东盟城小区附近的家长们喜上眉梢。“华附湛江学校开学后,学位充足,接送方便,我们都很开心。”“城区优质教学资源紧张,孩子的教育最让人忧心,如今作为名校华南师范大学分校的湛江学校建成,不仅近家,教学质量也不错。”1月10日下午,在华附湛江学校门口,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新建的湛江市实验小学已投入使用。记者 刘冀城 摄

2018年春秋学季,海东新区恒大绿洲小区的家长和学生们也很高兴,因为家门口的学校——湛江市实验小学开学了。小区住户庞小姐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的学生去最近的学校上学,也要走上几公里,而现在不必过马路,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作为学生家长,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惠民的成果。”

一所所新学校的投入使用,正是湛江重视民生,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工作缩影。

2018年,市政府把“新增市区义务教育学位3700个、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作为民生实事大力推进。一年以来,市教育局扎实推进该民生实事,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805个,完成年度任务130%;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5所,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400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60%,有效改善城区大班额及学位缺口的问题。

1月10日,市第十七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些年,每到秋季入学就开始紧张,学区内的学龄儿童一年年增多,学校学位却有限。都招嘛又是大班额不符合国家义务教育均衡政策,不招嘛学生安排不下家长又闹。今年好多了,学校扩建后新增了一批学位,极大的缓解了就近入学和大班额的难题。”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55元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平时我们就要开展面向群众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引导他们来这里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此外,还通过上门服务、随访等方式,密切关注群众的身体健康。”坡头区官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主任詹晓华说。

官渡卫生院在醒目处摆放便民展示牌。记者 刘冀城 摄

去年,我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从最初的九类逐步扩展到十四类,人均经费也提高到55元。项目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等,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市民吴阿姨是一名受益者,因前段时间被检测出血压过高,被医生叮嘱要时刻回医院进行监测血压。“今天血压低了些,医生还是劝我饮食要清淡点,注意休息,我很感动。现在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了,B超、心电图等都是免费做,确实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身体的关心。”吴阿姨告诉记者。

建成500间村级公建民营卫生站

如何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一直是我市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去年,我市已建成500间公建民营卫生站,其中赤坎3间、霞山3间、麻章30间、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3间、坡头区13间、雷州市120间、廉江市163间、吴川市35间、遂溪县55间、徐闻县67间、湛江开发区8间,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1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坡头区官渡镇大龙村新建卫生站,虽然还没正式投入使用,但诊疗室、药房、候诊(观察)大厅及诊断室等功能区域已经分布明确。

新建成的官渡镇新村卫生站。记者 刘冀城 摄

村民林陈明去年初听说要建卫生站,举双手赞成。“以前看病不是去镇里就是去县里,远就不说了,最怕耽误病情。现在新建的卫生站就在家门口,以后看病就方便很多了。”林陈明说。

在大龙行政村马劳地自然村村干部黄德东看来,这项举措真正地医疗服务惠民,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你看,我们马劳地村虽然是自然村,但人口也有一千多人,以前卫生站比较简陋,面积小,功能也不全,多几个患者就坐不下了,去县或者市里看病路上产生的费用也不少。现在多好,新建卫生站不仅离我们近,而且配套功能齐全,让村民小病不出村了,节约不少钱。希望政府及时将卫生站的人员及医疗设备早日配备到位,让群众早日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