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21健谈|新里程CEO林杨林:看似性感实则需精耕细作 同行整合是未来三五年的趋势

来源:   2023-03-26 16:15:58

岁末年初,新里程的接连大动作震惊业内和资本市场。先是在去年末后来居上宣布拿下“*ST恒康”名下核心医院资产;新年初又拟入局救援身陷债务危机的另一大健康上市公司宜华健康。

目前,新里程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战略,布局全国性医院网络,覆盖山东、河南、山西、福建、重庆等省份,旗下控股及管理的医疗机构已超过百家,在5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医院集团之一,并迅速完成了从100张床位到20000张床位的进阶。

近日,新里程CEO林杨林在接受21世纪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这主要是新里程把握住了国企改制的时间窗口,并完成收购医院的“混改”。“国企医院的整合和并购,给社会办医一个体系化、系统化整合的机会。在国企医院并购结束之后,各家医疗集团将开始进入不同的发展战略。”

而从目前新里程积极进入上市公司来看,其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同时也是其大健康布局从区域走向全国,从医疗走向养老。林杨林也强调,大健康看似性感实则需要精耕细作,并购医院本身不是金融交易,而是整合社会公共产品的社会工作。社会办医从全国范围上来看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但如何发挥社会办医的机制创新优势、经营管理优势、产业链整合优势,推动医疗资源的要素流动和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更好满足是所有医疗集团都需要面临的一个战略问题;此外,同行的整合也会是医疗服务领域在未来三五年最重要的趋势。


政策窗口下的100到20000“进阶”


“早在2015年,我们希望做一些专科医院并购,但发现全行业系统化的出让控股权的混改机会千载难逢,于是迅速调整战略方向,进入国企医院改制。事实证明当时抓这个机遇是正确的。”林杨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从版图看,新里程形成了山东、山西、河南等区域性较强的板块,并开始进入福建、重庆等省市。对此,林杨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个区域布局的局面并非新里程的主动选择,国企医院其实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国企医院主要是陪伴国家“一五”计划和60年代的三线建设两个工业化阶段而诞生。

在此背景下,新里程以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并购战略,即“进入一个城市达到2000张床位,进入一个省份达到3000张床位”的扩张战略。截至目前并购医院的床位数在2020年已经达近20000张,也在走向从单纯的医院并购整合走到2.0版本的医教研相结合的综合医院集团的发展轨道。

“站在国企医院改制的风口,新里程完成了从100张床位到2万张床位到第一阶段,下一步将以立体化的方式进行全国性布局。”林杨林介绍说,2020年新里程旗下的医疗科技平台“叮铃医生”已经在十几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开始布局几十家基层医疗机构。”后续新里程将根据不同城市的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来布局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

在林杨林看来,大健康行业看起来很性感,但其实是非常需要精耕细作的行业。“几年前很多机构进入大健康都是看上它很性感的概念,可以做供应链协同、做市值管理、做地产协同、做保险协同等,但忽略了医疗本身精耕细作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出现资本的短期性与医疗的长期性不相匹配。”

“尤其是综合医院的并购与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并购,而是产业整合,是系统化的、体系化的组合拳,但是很多机构把综合医院并购当作一个简单的资产买卖,最终都做的很不好,总是高价收购,然后又迅速出售,其实这都不是很正确的产业整合方式。”林杨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林杨林认为,综合医院并购首先需要保持战略的可持续性,同时,从并购到投后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对企业治理结构及机制创新要有深刻的理解。“整合后的医院治理结构决定了多大程度推进机制创新,而机制创新决定了企业并购的效果及并购战略能否持续下去。企业战略不能折腾,战略要有可持续性。”

据了解,新里程一开始并购医院就从顶层设计上搭建了一整套详细的并购及整合规划,包括收购区域的选择、标的的选择、股权结构设计、医院所有制形式、员工文化融合、经营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内容。“但在实际收购过程中,每家机构的问题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林杨林举例称,有的机构是资金问题,有的是机制问题,有的是人才问题,有的是医保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在投后管理的框架下还需要一院一策的解决。

林杨林指出,在收购医疗机构后,投后提升与管理更为重要,这是系统性的组织革新,更是基于区域医疗政策下的价值再造,不是简单的碎片化的点状管理。“新里程与任何一家医院合作后,首先会推动战略重塑与机制创新,包括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决策机制等,充分激发原有医疗机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系列顶层改革之后,才能实施学科建设、文化融合、成本控制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样效果事半功倍。”

不过,林杨林也强调,若对医疗机构没有产权上和治理结构上的控制力,医院的投后管理输出就很难完成。从实践中看,很多在治理结构上形成股东博弈的医疗机构,或以托管形式进行的合作,即使有较好的医疗资源,但很难推动深层次的改革,如同一些地方的医联体合作并不成功,原因就在于没有产权控制,对医院的各方面资源调配无法有效形成。


同行整合或为未来三五年的趋势


虽然5年来,新里程发展迅速,但林杨林也坦言,在期间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顺利,例如新里程曾经投资一家医疗机构时,占股50%,虽然在董事会层面保持多数,但决策上双方经常出现摩擦,导致改革措施滞后于医院需求。林杨林认为“最终耽误的是医疗机构的发展”。

林杨林指出,上述情况发生在2016年、2017年较多,当时医院投资非常激烈,资本狂热追捧,医院处于卖方市场,一家医院会有十几家机构去抢,2018年、2019年开始降温,但好的医院标的仍然会有很多家投资机构去谈。

与此同时,近年来,整个医疗服务的行业格局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林杨林指出,目前应该是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过渡。从2016年到2018年,社会办医在三年时间形成了几家过万张床位的医疗机构,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规模、实力和管理体系;从2018年到2020年,医院集团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并出现了分化,大型医院集团基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开始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其中也有一些中等规模的医疗企业生存艰难,开始放弃,试图出售医院资产。

除了大的格局发生变化外,林杨林指出,整个医疗服务行业在规模优势和商业模式上也趋于成熟,衍生出上下游产业链,整个行业的商业规模化初步形成。“规模化的床位扩张,其业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规模扩张背后的商业模式,各家医院集团还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区别并逐步完善。”林杨林指出,各家集团围绕医院所做的商业模式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医疗集团重点布局药品,有的则在布局设备租赁,还有的在推进科室分拆,或是与康养相结合。

据介绍,目前新里程仍是以围绕医院床位的扩张进行战略布局和精细化管理,林杨林表示,在未来的2~3年内,整合型的医疗机构的并购扩张仍是新里程的战略主线,并且希望未来三年能扩张到5万张床位,在区域布局、患者服务数量、管理资源协同、学科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的成本控制优势等方面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以覆盖全国性的综合医院做一个大健康的入口级场景,通过综合医院的管理与价值再造,大幅提升学科建设和患者满意度的水平,再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医疗后勤、检验检测、慢病管理、供应链中心、学科连锁化建设、新技术新设备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林杨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描述了新里程下一步的重点布局。

据了解,新里程在过去几年放弃了很多追赶的风口及机会,比如轻资产的医生集团,原因是诊疗过程对医疗质量、信息化、医保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复杂;也放弃了重资产的养老,虽然有医疗资源输出作为前提,但当下没有适合的支付模式。

在林杨林看来,老龄化加速到来及医保严控费用将成为医疗机构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面临的主要矛盾。“医疗机构未来的主要矛盾,是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带来的巨大需求与医保控费带来的成本管理之间的矛盾。”

“下一步医疗机构要发展得好,精细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DRGs医保支付改革,这些政策背后都要求医院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的改革,在病种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理等方面会让医疗机构同行之间迅速拉开差距。但值得长期保持乐观的是,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将推动医疗需求在未来30年的持续性上升,从市场发展空间和长期投资角度无疑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而从新里程近期在资本市场的动作看,其资本证券化道路已经提上日程。对此,林杨林并未否认。在林杨林看来,资本化是每个医疗集团未来都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医疗行业的投资是长期性的,但通过证券化的手段来获取股东回报也是全球范围的医院集团比较正常的做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虽然资本仍热衷于医疗行业,却并不像几年前那么盲目,且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机构规模不够大、整合效果不够好的医疗机构就会被逐步分化,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小,这也将促进同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同行整合或为未来三五年的趋势。

对于中国的医疗服务格局的发展趋势,林杨林指出,整个行业和政策角度来说,以社会办医的大型医疗集团无法改变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作为保基本的政策角色,但社会办医可以发挥更多市场化的优势,包括推动支付体系改革,推动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推动医生资源的要素流动。

与此同时,林杨林指出,在快速老龄化的趋势下,社会办医会涌现出几家过5万张床的超大型医院集团,同时也会有两三万张床位的中型医院集团。而这些头部企业可以与保险相结合,与养老相结合,与产业链相结合,与数字化相结合,从而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覆盖更多的省份、城市及人口,从而满足老百姓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新里程医院集团的3-5年计划是完成超过五万张床位的布局,完成从一二线城市延伸到县域的布局,从三甲医院延伸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布局,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的布局,并且会重点打造上下游产业链。相比公司规模的扩张,更让人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老龄化快速到来引发的需求井喷和多家大型医疗集团凸显的行业影响力,医生这一稀缺性的资源要素流动有望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这是能重塑行业的架构性变化。”林杨林指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