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指南 >

电视短视频充斥卖药“神医”

来源:北京晚报   2021-03-15 18:40:11

各路“神医宇宙”令人咋舌,读者要擦亮双眼

电视短视频充斥卖药“神医”  

“从曾祖父开始,我一家几代专门治疗一种病。”

“最后我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近日,有网友将流传于电视、网络广告中的“神医”视频剪辑到一起,被称为“神医宇宙”。更加令人咋舌的是,满口胡言的“神医”中竟有真医生,还是老字号中医院的“名誉院长”。

“神医宇宙”背后,则是售卖假药、保健品的利益链。在电视平台之外,近年来短视频的火热为医药养生产品的推广又提供了一块“新阵地”。

余波

“神医”毁的是老字号声誉

刚下过一场雨,清晨的北京还是有些凉。裹着羽绒服,刘萍(化名)早早来到位于菜市口附近的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

今天是她第二次来看诊,身为一个老北京,“鹤年堂”三个字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老字号,本身就是信誉的象征。

正是这样的印象,让她不敢相信网络上的那些视频竟是真的——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名医”,号称要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将秘方捐给国家”——这位“名医”张文荣,恰恰曾是鹤年堂的名誉院长。

“太跌份了。”刘萍坦言,来此看诊凭的就是对老字号和中医药的认可,但这几天已经收到了自家孩子的关心,“怕我去的不是正规医院”。只不过她并没有亲眼见过张大夫,“再观察观察吧,确实也有点心虚。”

事实上,网友总结的“神医宇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以看似访谈、专访的形式,请“名医”在电视上大谈“独家秘方”“几代单传”,早已是司空见惯的话术。只不过假广告里出了“真名医”,还是给公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受到冲击的,自然还有鹤年堂。

“真的是震惊。”这几天,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副院长高一涵都在忙着应对“神医宇宙”给院方带来的影响。除了来自网络的质疑外,属地管理部门已多次来医院检查,同时也有张文荣诊疗过的病患,来医院要求退掉之前开出的药物。

“作为医生,不能说他是假的;但代言卖药的事,那说是骗子也不为过。”面对媒体,高一涵反复强调鹤年堂从未出售过张文荣代言的所谓“秘方”,甚至希望能从第三方手中拿到“神药”,以便参与进一步追查。

高一涵介绍,张文荣作为多点执业医师,之前每周仅在医院出诊两个半天。聘任他为“名誉院长”,是看重其之前在业内的声誉,“从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非没有端倪,高一涵承认,早在2018年,就有人投诉过张文荣利用鹤年堂名号在网上卖药。但基于对张文荣的信任,院方并没有深究此事,只发布了一份提醒消费者的“声明”。而在此次事件后,院方已开始自查自纠,逐一检查出诊大夫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神医江湖”或是“医生带货”并非无法可依。例如《广告法》便明确规定,无论是药品、医疗器械,还是保健食品,均禁止“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换言之,无论“神医宇宙”请的是演员还是大夫,都涉嫌违法。与此同时,《广告法》也规定,“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链条

“神药”三个月敛财670万元

实际上,假“神医”并非张文荣一人,早在2017年便有网友挖出电视购物中的四大“神医”。为首的女“神医”刘洪斌,多年间以近10种不同身份活跃在各类养生节目、电视广告中。从风湿到咳喘、从失眠到祛斑,几乎没有她不能治的病。

较之“神医前辈”们,后被网友扒出的“神医”方继红也不遑多让。在卖皇贝宝时,他是癌症预防专家;卖骨关节膏药时,他是资深的红墙国医;卖青主方时,他又化身中国前列腺治疗第一人……

实际上,这些言之凿凿的“药品”未必有治疗功效,无论“神医”抑或现身说法的“患者”,都只是按台词在完成演出任务。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多份公开判决文书,勾勒出“神医卖药”从生产、宣传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以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为例,被告人张元坤成立北京华珏达科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视购物经营活动。并自行联系从湖南、贵州购入两款名为“御医风湿痛走珠给药器”“清椿堂药王风痛方活络祛痛酊”的普通产品。

之后,在明知该两种产品为非药品的情况下,华珏达公司通过北京央广联合传媒有限公司、中视蓝海(北京)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在甘肃卫视、河南卫视、山东教育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以“御医健康汇”和“药王养生汇”养生节目形式对它们进行宣传。

在节目中,两款普通产品摇身变为“御医风痛方”和“药王风痛方”。前者请来的推介“神医”为所谓“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刘新生,他也正是被扒出的“神医宇宙”中的一员。宣称“御医风痛方”为清代宫廷秘方,是自己的祖传秘方,能“让骨头张开嘴吃药”。“药王风痛方”的代言者,则是大名鼎鼎的女“神医”刘洪斌。该药成了从孙思邈处得来的秘方,可治疗风湿骨病、颈椎病等疾病。

华珏达公司将400热线电话醒目显示至广告中,引来大量患者拨打购买。打入的电话被分给华珏达公司各区长、组长,公司话务员以“健康顾问”“养生顾问”等名义,结合话术向患者销售“御医风痛方”和“药王风痛方”。若需要收据或发票,则将加盖“北京市门诊收费专用章”“北京生物工程健康管理中心收费专用章”的“北京市门诊收费专用收据”随货寄送给患者。仅三个月期间,通过物流公司对外销售的两种“药品”,合计销售额约人民币670万元。

追踪

网上“医生科普”仍鱼龙混杂

与此同时,201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严禁医疗养生类节目以介绍医疗、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和服务。

然而,近年来短视频的火热,为医药养生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新阵地”。做科普、发偏方、攒流量、卖橱窗……真假医生鱼龙混杂,受众仍需擦亮双眼。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位拥有10万粉丝的郭姓播主未加V认证,也未写出全名,却在个人简介中提及三甲医院主治医师的身份。视频中,郭医生所穿白大褂上显示有“河南省中医院”字样,再根据其所佩胸牌的模糊字迹,记者于河南省中医院官网中找到了这位郭医生的信息。通过照片比对,可以确认正是这位医生,他是该院的副主任医师,每周四坐诊。

浏览郭医生多个视频,以科普为名之下,却令人生出“不遗余力带货”之感。“长期熬夜,如何快速恢复身体?金银花、菊花、枸杞等,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喝一杯,1个月后会来感谢我。”这条“小妙招”,郭医生至少于1月17日、24日、29日发布3次,且均称“有需要可以直接在我主页商品橱窗里选择已经搭配好的决明子菊花茶。”

吸烟的人如何清肺,上火的人如何去火……这些科普视频最终均指向卖货。记者翻阅其商品橱窗发现,一款150g的胖大海菊花茶通过他的链接购买为39.9元,而其他网购平台仅为29.8元,且享受买2盒发3盒,买3盒发5盒的优惠。

此外,还有些视频发布者更有意模糊身份,以吸引不明就里的受众关注。另一短视频平台上,一位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虽未直接表明自己是医生,但无论身后的蓝色布帘,还是白大褂上的红色十字标志,都让人不禁产生相关联想。

该女子的一条视频中,称“大蒜吃得好,健康跑不了。蜂蜜泡大蒜养肝养胃缓解疲劳,酒泡大蒜补肾气,活血祛风湿。”不过,《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等多家媒体曾进行过集体辟谣,蜂蜜没有什么特殊的保健作用;酒精更位列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级致癌物名单中。 本报记者 吴楠 魏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