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姓心声 >

「我的美好十年」老家与新村 | 徐玲芬

来源:   2023-03-10 14:16:19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讲述人: 徐玲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桐乡市女作家协会主席)

2012年春,作者在桐乡龙吟村老家

十年前的某个春天,我家买了车子。开着新买的车子回老家,沿着熟悉的乡村公路,一路飞奔,心情格外轻松。很快就开到桐九公路的转弯处,从柏油路转入一条机耕路,再左转便是一条乡间小路。小路两旁尽是碧绿的田野,郁郁葱葱,我家的老屋就在前方的田野边,很有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陶诗意境。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的快乐老家。当车子开到田间小路的一个大缺口时,终于开不过去了,只好停在了路边,旁边有农人拖柴载草的小三轮、草篰担子、农具等。一路前行,埋头干活的农人,抬头跟我打招呼,都是我曾经熟悉的乡邻。

我家的老屋,其实也是曾经的新屋。新屋当然是相对于我父母先后营造的几代旧屋而言。当我站在独立于田野之上的这幢三层楼房前,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从前,以及从前的从前。我亲眼目睹,靠父母勤劳的双手,从风雨飘摇的茅屋,到开天窗的砖瓦平屋,再到两开间两层楼房,再到眼前的这幢三开间三层楼房,其间经历了几十年的光景。这是父母一生的心血。在老家的房子一次次营建、蜕变的过程中,儿女忽长大,父母已渐老。

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廊檐下,一次次迎接着他们的女儿归宁,眼光充满万千柔情。屋后不远处是日夜繁忙的沪杭高速公路,路上车子往来不绝,汽车喇叭声,甚至刹车声,也都清晰盈耳。之后,又开通了沪杭高铁,列车从我们村庄穿梭而过。老家虽一直固守着它的一方宁静,但从身后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可以想见时光的飞逝,发展的迅捷。

大约2014年开始,我们老家的村庄因要建造高速公路钱江通道大转盘,将实施整体搬迁,老家的新屋(其时已经是建后二十多年的旧屋了)自然也在拆迁之列。父母亲眼看着自己一手建起来的房子,被推土机“哗啦哗啦”推倒,心疼是自然的。母亲说,她看到自家房子拆下来的时候,那木梁上写着字的红纸头还在呢。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拆迁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拆迁对于老人们来说,每月有一千多元养老金可领,不用干农活也有饭吃。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房屋拆迁补偿款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以建造新房或拿现房,何乐而不为?

父母亲曾经一次又一次营造的老屋,经过拆迁办的丈量与测算,可以拿到补偿款几十万元,这笔钱,后来给我弟弟用于在新区建房。两年后,一幢占地120平方米的四层楼乡村别墅在新区建成。弟弟说,建房所用款项,用拆迁补偿款基本可以抵过。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没有拆迁补偿,想要拆旧建新自然是很困难的。之后,父母和弟弟一家搬进了这幢漂亮的乡村别墅,而我在每一个台风天、大雪天时,再也不用担心父母的安危,原来他们住的老屋,因隔壁邻居家拆掉房子后,失去依傍,我总担心飘摇的老屋随时会被风雪摧垮。如今搬入别墅,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几代房子的变迁

四层楼乡村别墅

之后的某日,我和小时候的伙伴去老家西边的肇昌(我们习称桥头)小集镇采风。沿着曾经熟悉的塘路往东走,老远就望见我们从小生长的村庄上,代之而起的是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大转盘。那弯弯的小河,河边的人家、村庄,那广袤的田野,消失无痕。当然,我家那平屋与楼房,也成了无法复制的从前。我的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我跟我母亲说起时,母亲却达观地说:“幸好遇到拆迁,建了新别墅,又有养老金,我们运道算好,别人家还轮不到呢。就是倷爷没福气,一生累死累活,就造了几次房子。现在生活好了,又老早去了,新房子没住几天,养老金没拿几钿,一点福没享到,唉——”

转眼,曾经为营屋而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已去世六年。这六年来,我时时回母亲那里去,给她带去生活所需,听她聊聊老家与从前。虽然从县城到母亲所在的新区仅二十几分钟的路程,迎宾大道,宽阔畅通,新区跟城市几已无缝对接,但因有母亲在,它依然是我的老家,依然觉得有回老家的亲切感。

每次去看望母亲的时候,发现总有新的变化。新区北边我父亲曾经耕耕种种的空地上,一幢幢新楼次第建成。新区内现有住户一千多户,人口繁盛,学校、超市、菜场、银行及各种店铺,一应俱全。父亲在的时候,喜欢种种蔬菜,自食有余,就拿到菜场去卖。那时他经常念叨的新区菜场,在他去世后几个月就落成了。只可惜,父亲没能看到它的新颜。

母亲依然喜欢热闹,她站在屋旁的山茶花下,看花,看远处公路上车来人往,五味杂陈。从前,父亲常常坐着公交车从老家承包地上采了豆子、棉花回来,风尘仆仆的。如今早已没有期待,母亲依然会站在那里远眺。

时光匆匆,世界每天都在变,就是最近这十年,也渐渐改变了我的认知,外面的世界与心中的故乡,老家或者新村,其实并不相悖,世界再日新月异,你走得再远,故乡始终在你身边。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