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楼市快递 >

藏身闹市中 基立村有段古

来源:   2023-03-05 14:16:45

本版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坐落在素社街西南侧的基立村,始建于1903年,曾是外国传教士来广州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社区,建筑风格以欧式红砖小洋房为主,曾是广州城郊的一个小“别墅”区。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这里曾是追随孙中山的广东籍官员的定居地,后被日军占领,解放后又成为广州一棉厂以及政府安置归国华侨的地方。到了今天,曾经兴旺的基立村只有极少数的大宅幸存,这些洋房藏身于喧闹的食肆中,隐隐散发着基立村早年的风韵。

曾是半封闭的基督教社区

久居此地的老街坊,多少都曾听过祖上流传的故事。据近代史研究者叶曙明所著的《广州往事》记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一批华侨教徒从美国返回广州后,在河南(海珠区)建立了基立村,供基督教徒生活。因为教徒互相自律,社区管理得很好,如世外桃源一般,吸引了很多国外的传教士到来。作为广州第一个基督社区,早期它的管理相当严格,规定在村里居住的人必须是基督教徒,所以村内保持着一种幽静、严谨的气氛。基立村最初约有4万平方米,实行半封闭式的管理。村内建有一栋栋豪华洋房,设有小花园,布局静雅,俨然一个具有东方韵味的西方小镇。

至于基立村名字的来由,坊间有着多个不同的版本。据介绍,“基立”的原意,起初有人说寓意为“开基立村”,但有后人考证其取自《圣经》中的“基立溪”。而根据海珠区第四次文物普查线索显示,当年基立村由此地一名基督徒李约翰将整条村的地都收购了,再划分成一块约500平方米,分卖给加拿大信奉基督的华侨,由于此村的村民都是信奉基督教,所以叫基立村。

小洋房继续保持着原有风采

沿着基立南街走,可以看到街区内零星地坐落着几栋红砖小洋房,这个曾经幽静的基督教社区,如今遍布着4到6层的住宅楼,那些红砖洋房不再是主角,昔日的踪迹也难以寻觅。

位于基立南街南侧的16号、18号的洋房目前已挂牌为广州市海珠区文保单位,有建筑专家认为,基立南街16号、18号两栋洋房属于上世纪初广州地区常见的建筑风格。当时的设计师们受到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红屋是这场设计改良运动后典型的代表建筑,其设计主张简单、朴实,这两栋洋房就是采用当时流行的硬砖和英式砌砖方式。除了这两栋已被挂牌的洋房以外,基立村内其他存留的小洋房也继续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采。

“这栋房子是由我外公仿照德国式别墅设计的。”家住小洋房的李伯告诉记者,位于基立村内的红砖洋楼制作材料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设计方案都以欧式别墅为蓝本,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大手笔的制作。“当时国内还不能生产水泥,所以都是华侨们花大价钱从国外运红砖和水泥回来。这些红砖个头都一样大,而且砖头的间距都十分准确,建造完成以后不需要在外墙进行批荡,风格和沙面的旧楼有明显区别,韵味十足。”

曾是多方争夺的风水宝地

基立村有着过百年的历史,见证着广州近现代史的变迁。建村十几年后,随着村民频繁出国,基立村开始允许非基督教徒来租房,但居住者仍需要谨遵一条:必须入乡随俗,不得在村内拜神、烧香、烧炮仗和高声大叫。1917年,孙中山率领海军南下广东护法,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时,相中位于纺织路的广东士敏土厂作为大元帅府。相距不远的基立村,因此云集了大批追随孙中山的广东籍文人官员。民国时期的基立村,成为了官员的定居地,比如国民党高级官员薛岳。

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海珠桥连通珠江南北,基立村的宁静被打破。而后两广事变、抗日战争相继发生,广州沦陷,日军占据了这片风水宝地,大量日本人住进了这些红砖小洋房,在撤出广州城前还把屋主们不少珍贵的物品一并带走。1945年抗战结束,国共两党军队先后都把基立村作为军事驻扎点,直至现在,附近依旧有军事区域守护这一方净土。据了解,基立村在解放后曾经成为广州一棉厂以及政府安置归国华侨的地方,目前部分洋楼已归还至原屋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