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缓解人才安居难题 推进“一键叫车进社区” “联心宝”第十四期来了

来源:   2023-08-10 16:16:54

为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海宝山”每周六开设“联心宝”专栏,集中反馈全区各单位和部门“大走访、大排查”、12345市民热线、社区通、媒体监督等各渠道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看看近期有哪些“回声”吧~

“大走访、大排查”

开辟绿色快速通道,帮助创业青年“入住宝山”

为帮助上海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初来上海的青年创业团队解决找房住房难的问题,宝山区房管局联合区经委、区科委等部门进行分析研判,参照重点企业的房源审核配租方式,先入住后补办相关手续。考虑到交通便利等因素,调配了离企业未来办公地址最近的保利熙悦人才公寓。就这样,按当时政策须持2年以上居住证、在本市连续缴纳1年以上社保才能申请的公租房人才公寓,仅用5天时间,青年创业团队7名成员便“拎包入住”了。

围绕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目标要求,区房管局不断完善人才安居房源向重点企业倾斜的工作机制,建立502家《宝山区重点支持公共租赁住房企事业单位名单》,开通绿色通道,精简申请标准,有效服务了中船邮轮、中交通信、上药康希诺等一批重点企业,解决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住房问题。

全覆盖推进“一键叫车进社区”,方便老年人出行

为助力老年群体跨越交通出行的“数字鸿沟”,缓解老年群体出行叫车难的困境,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在3月份主动对接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和上汽集团,在宝山三村、宝山八村试点推出“一键叫车进社区”便民服务。宝山三村作为全市首个试运行“一键叫车进楼道”的点位,将服务的触角从“最后一百米”延伸到“家门口”,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试点以来,友谊路街道总结经验,以“政府搭台、社区响应、百姓享用”为目标,积极推动“一键叫车”由“点”分散撬动向“面”规模铺开。截至7月底,74个社区点位和6个街道设施点位的“一键叫车智慧屏”已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友谊路街道居民区全覆盖。现在,居民可以在家门口的智慧屏前刷脸叫车,老年人也能体验到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捷出行服务。

“社区通·通万家”

及时更换破损井盖,护居民安全出行

宝山区罗泾镇宝悦家苑小区有热心居民通过“社区通--左邻右舍”版块发布了“小区主干道上有井盖破损,过往行人车辆都很多,存在安全隐患”这一帖子 。

居委收到信息后立刻联系物业负责人,一同前往现场查看,先在破损井盖附近放置了警示牌,提醒来往居民注意,同时在“社区通”上将该问题“一键上报”至城运中心,请求上级部门处置。从收到问题到上报城运中心再到维修完成,仅用了2天时间。

拔除路面“不平钉”,还百姓平安家园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林六村有居民在“社区通--人民信箱”中提出了“路中央的水泥地中凸起螺钉,万一把老人和小孩绊倒,后果不堪设想”这一问题。

居委收到问题后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勘察。经查,螺钉是前几月为配合社区全员核酸筛查在小区内安装帐篷时用作固定的。现在,原本安装于此处的帐篷已被拆除,但固定帐篷的螺钉却因停放车辆的遮挡未能及时清理。了解事情原委后,居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对路障进行了拆除和修复,还给老百姓一个平安家园。

清理前

清理后

“媒体关注回应”

加强河道清理,减少藻类聚集

7月28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在“新闻坊”栏目播出了题为《河道水面披“绿衣” 市民担心受污染》报道。主要内容为:宝山旭辉澜悦湾小区居民反映,小区附近的河道里出现了一层绿油油的漂浮物,这种现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担心是不是河道遭到了污染,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来治理。

记者联系了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漂浮的绿色物质并不是油污,而是一种藻类,最近天气炎热,助长了藻类滋生,而灰尘和漂浮物聚集在藻类周围,便产生了类似污染的情况。”

区水务局反馈,目前,澜悦湾处的潘泾和谢家浜周边共有2个水质考核断面,分别为潘泾-金勺路桥和谢家浜-田堵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2022年1-7月2个断面水质平均值综合评价均为III类水,绿藻爆发未对水质安全造成明显影响。为减少绿藻对区域河道环境的影响,区水务局立即对该区域水面加强了保洁养护,通过更新优化保洁工具、加密保洁和打捞,同时优化嘉宝北片水资源调度,增加区域内水体流动性,尽量减少绿藻集聚。

截至目前,该区域河面绿藻情况已经明显改善。下阶段,区水务局将继续做好潘泾和谢家浜交汇区域及周边河段的水质预警监测。针对绿藻爆发问题,区水务局将会同罗泾镇,重点予以关注、加大区域河道巡查力度,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对容易爆发绿藻河段的河面加强保洁养护,尽可能减少绿藻爆发对河道水生态环境面貌的影响。

编辑:虞文宜(实习)

相关文章



TOP